金年会

当前位置: 首页?>?要闻动态?>?今日要闻

15项创新技术“点燃”亚冬火焰!

探秘亚冬会火炬塔背后的冰城科技力量

日期:2025-02-26 09:12 来源:哈尔滨日报

字号:

随着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圆满落幕,主火炬塔“雪韵丁香”以28.554米的傲人身姿永久矗立于冰雪大世界,成为见证“双亚冬之城”荣耀的新地标。这座融合冰雪美学与尖端科技的火炬塔,凝聚着黑龙江省建筑安装集团15项创新技术的智慧结晶,记者专访集团总工程师李长山,解码火炬塔建造背后的技术突破。

超声波、激光技术齐上阵,这样完成细直径钢桶卷制

火炬塔分为中心结构柱、外装饰面、灯光、燃气四大专业部分。中心结构柱是其中的核心部分。

李长山介绍,中心结构柱选用耐寒钢材,Q355D型钢材为首选?;鹁嬲甯叨?8.554米,采用40毫米厚的钢板,高度28米。技术人员将钢板卷制成一个“硕大的钢圆桶”。

卷桶过程颇具挑战性。选用D类钢材因其延展性好,不易撕裂。钢板虽厚,但卷桶直径仅1.1米,而一般工程中卷桶直径可达几十米。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卷桶,在国内尚属首次。

卷桶过程中,要求卷制速度缓慢,同时监测钢材外表变化。卷制成型后,圆度需符合规范,需在卷板机上反复滚动。整个过程中,采用激光、超声波、X射线等检测手段:激光多次测量不同部位直径,确保圆度标准;超声波检测钢板是否受损;X射线检查焊缝质量,看内部有没有“受伤”。

??榛ㄔ?,破解极寒施工困局

??榛?、工厂化建造技术之前常用于房屋建设,此次首次应用于火炬塔建设,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,降低了运行风险和建造成本。

李长山介绍,火炬塔交付时间需与冰雪大世界开园同步,工期紧张。同时,2/3的建造时间处于冬季,露天作业环境恶劣,焊接质量难以保证,存在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风险。为此,项目团队积极研究对策后,确定采用??榛?、工厂化建造技术,有效提高了建造效率,保证了质量和安全,节省了资源。

火炬系统被划分为五个独立??椋褐行慕峁怪肴计艿?、电气线路、外装饰安装连接件、顶部丁香花??榘沧疤淄?;五个丁香花瓣与上部中心结构柱、灯带、投光灯B、燃气隔热罩、火炬头等;外装饰构件、点光源灯具、灯带;燃气管道及相关组件;燃气控制系统及相关设备。

各??樵诠こ瓿稍ぶ圃旌妥樽?,经测试后运输至现场快速安装,显著减少了现场工作量,缩短了施工周期,提高了施工精度和质量。工厂化建造利用精密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,确保各部件符合设计要求,同时减少了高空作业风险,提高了安全性。

旋转轴平衡梁,破局高空挑战

如何把安装好的大火炬在现场安装到位?安装单位研发了“带可旋转轴平衡梁”吊具,首次应用于火炬中心结构柱吊装,目前已申请知识产权?;?。

在冰雪大世界吊装现场,采用260吨主吊车和80吨辅助吊车?;鹁嬷行慕峁怪庸こг说质笔恰捌教勺拧钡?,在安装现场要用吊具把它立起来。结构柱顶端设有两个孔,平衡梁穿入孔中,吊车钩挂于其上。起吊时,旋转轴可全方位调整方向。这种新型吊具提高了吊装效率,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角度,使吊装过程更加顺畅。特别适用于高大、重型结构柱的吊装,通过旋转轴调整吊点位置和角度,更好地适应柱子形状和尺寸,同时增强了吊装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
火焰智控:小波变换驯服“飘动火焰”

主火炬点燃后,易受天气影响,火焰重心、面积和边缘不稳定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施工团队在安装过程中首次采用了“基于小波变换图像处理的火炬火焰形态控制技术”。

李长山解释,该技术首先通过摄像设备获取火炬火焰形态视频信息,计算机利用“小波变换算法实时检测视频图像边缘,运算软件根据收集到的图像边缘特征识别火焰燃烧区域变化?;鹁嫱啡忌兆爸蒙栌心?、中、外三圈燃气电磁阀。运算软件识别火焰状态后,控制系统自动调整燃气流量,确?;鹁婊鹧嫘翁榷?,克服风、雪等环境因素造成的火焰飘动或燃烧不稳定问题。

这种火焰自动控制技术以往用于常规燃气设备,此次在亚冬会火炬塔的应用,是大型赛事室外环境条件下的首次实践。

收藏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智小龙问答机器人 hi!我是智小龙
金年会